除了一些就业经验不多的应届生之外,其中也不乏之前在大厂拿着高阶title的职场中层,你可以肉眼可见的是,整个求职市场都笼罩着一层不太明朗的乌云。
(资料图片)
但我今天并不是想和你制造焦虑,而是想作为一个求职者的角度告诉你:
关于面试失败这件事,可能真的不怪你。
面试,是一个周期长、涉及面广、决策成本较高的综合性选择过程,你既需要考虑整个行业和市场的趋势发展和周期变化,又要结合个人自身的优势劣势和多维选择, 同时甚至还要考虑身边人的需求,特别是成家立业之后的中年求职者。
所以,一旦其中某一环出现掉链子,面试的过程和结果可能都不太理想。
但不管怎样,都请你不必过度内疚和自责,也想通过这篇文章,给你一二启发。
图源:《吴晓波频道》公众号
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这组数据来源于“吴晓波频道”在2022年3月份所统计,从去年的整体数据来看,大部人的职场预期其实并不乐观。尽管招聘市场有素来就有“金三银四”之说,但不得不说所谓的“金三银四”已经在向“铜三铁四”过渡,
因为如今的就业市场环境已经变了。
如果还是按照以往的应聘思维去面试找工作,必然会碰壁。
随着互联网市场从2018年进入寒冬期以后,你会肉眼发现职场招聘过程上出现很多变化, 比如企业方在招聘员工时面试标准变得更严格,周期变得更漫长,薪酬标准也变得更谨慎。
所以,很多时候, 并不是你的能力有问题,而是外部环境在悄然变化。
我们常说“ 不仅要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 ”,那么外部的环境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而这些变化又给就业市场造成了什么长尾反应?在这里尝试列举几个不同维度的影响因数,仅供参考。
1. 学历持续性贬值
这是长期以来不争的事实,现在尤其如此。
以前你可能听过一句笑话说的是“ 你在阳台上丢下去一个花盆,都能砸到一个本科生 ”,但现在可能变成的是“ 会砸到一群本科生 ”。
供给侧在增加,需求侧却在减少,物以稀为贵,供需不平衡势必会带来另一方的价值失衡。
每年大学生的数量在激增,但企业放出的招聘需求和岗位并没有增加太多,甚至在减少, 所以你就会理解为什么很多大学生以前双一流学历对应的是大厂经历,现在双一流学历常常对应的是中小公司。
2.专业背景更加细分
招聘专业的业务背景愈加成为应聘者简历中的关键因素,这个好处就是 便于企业招聘后能够快速帮助企业创造价值,企业越来越没有理由留出宽裕时间帮助新员工成长或者适应新环境。
简单说就是,专业方向和业务背景更加细分更加对口。
除了“跳槽频率、学历、背景公司、业务背景,以往是否绩效优秀”等因素以外,不管是应届生、老员工、管理层,都会宁缺毋滥,而是以相应的业务背景优先。
在招聘过程中,专业度精准和业务对口程度都会被磨成非常细的颗粒度,比如以前教育行业招聘中层管理岗会写“ 行业三年中层管理经验 ”,现在更可能会写“教育行业雅思口语教学方向三年中层管理经验”,更加聚焦的细分程度势必会筛选更多不太合适的求职人。
3.面试流程更加繁琐
你肯定在很多职场app上刷到过“ 面试流程太繁琐 ”的帖子,比如面试一个普通员工岗,上午刚刚面试完,下午就被要求让你写方案,而且在面试环节有多位领导参与群面,流程相当复杂,架势前所未有。
一顿操作下来,以为自己面试的岗位是“ 造原子弹 ”,后来进去发现是“拧螺丝”。
而这过程中,越是参与的人越多,越是不确定性越大,因为每个人对你和对这个岗位的看法都各有各自的评判标准。
参与评价的人越多,整个决策周期就越长,于是面试者的时间成本也就无限被叠加。
4. 薪酬制定标准更加谨慎
互联网行业已经走过了野蛮发展的年轻时代,已然进入了非常精细化的“ 中年时代 ”,它就像一个疲惫不堪的中年人,时时算计着家庭的每一笔开支,水电、买菜、医疗、学费、养老等等。
而这样的反应在现实市场中的表现就是,企业方对薪酬制定标准更加谨慎。
以前能给2万的工资,现在只能给你1万的预算,还要加上各种考核和绩效,通过这些细节你就会发现离“ 靠跳槽涨薪40%-50% ”的年代已经很遥远了,如果这时的要价太高,可能也就没法通过面试考核。
5. 企业方自身评判标准模糊
相信你也在很多短视频中刷到过,就是很多求职者去面试,其实很多信息在网站上都可以看得到,但到了现场面试官会说:
你还没有工作经验来面什么试?
你都不是这个专业,抱歉不合适。
你今年已经结婚了?那我们不要。
我以前面试的时候,我也有面试失败的经历,而且非常多。
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很多用人单位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招一个什么样的人,于是先把你约过去然后一顿谈,结果发现其实压根就不符合用人部门开出的标准。
也就是说,招聘部门和用人部门的需求内部沟通不到位,结果需要求职者来承担这个试错成本。
那你说这场面试失败,能怪求职者本人吗?
6. 行业用人需求在迭代
就像过去人们以为创造性的工作难以被取代,但现在ChatGPT已经能实现写文案、写剧本、写小说、写方案、作曲作词、绘画制表等相关功能, 凭借强大的知识储备和高性价比,赢过了很多人。
所以,在面试之前,不妨先看看整个行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是如何变化的,或者说,看看你所在的行业都在发生哪些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过去几年为例,包括教培、互联网行业以及部分传统企业的新兴业务部门,他们可能愿意以高出市场平均价20%—50%的薪酬大量招人,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淘汰,留下性价比最高的一批人。
尽管时过境迁,想必经历过该行业调整的职场人也深有体会。
但总有新的行业和需求会出现,比如时下相对较热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中, 2023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人才招聘需求再度逆势上涨,比2022年一季度同比增长24%。
哪里有需求,哪里才会有招聘,而不是盯着一个没落且枯竭的行业,这就和在沙漠里找水是一个道理,即使找到了,可能最后也离渴死不远了。
所以,很多时候面试失败了,其实也不用太过自我怀疑,因为这个世界存在着很多你无法左右的因数, 比如行业变化、公司制度、评判标准、甚至还掺杂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运气成分。
你能做的,就是做好更客观 而周全的准备,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去迎接下一次的面试。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你需要理清你的天赋是什么?
比如哪些让你自认而然反复出现,可以被高效利用的思维感受或行为模式,就像对数字敏感,喜欢逻辑推理,对物品收纳细致等等,可以发展成为你的天赋。
其次, 你能否通过发展你的天赋,将之变成赖以生存的技能 ,就比如我在朋友圈就看到很多女生喜欢收纳,最后慢慢发展成为空间收纳师,有的会上门提供收纳服务,有的直接开直播分享收纳技巧顺便带货变现,又比如最近特火的上门做饭,其实也是因为热爱做饭而做起来的。
最后,如果还能在操作过程中总结经验,通过归纳知识去帮助更多从业者,这就不单单打工人这么简单的段位了,而是成功进阶到了职场意见领袖。
2. 向外探究
在向内探究的同时,也不妨听听外界的声音,看看你的身边人比如同事朋友亲人对你的客观评价如何,当然,仅供参考,太过于关注别人的看法反而会陷于另一种PUA。
比如你可以问他们,在和你共事的过程中,你在哪些方面表现非常好?在哪些方面不太让人满意?
如果你不知道问别人什么问题,这里给你一个list:
1)我的日常工作看起来是怎样的?
2)你最喜欢我工作中哪一点表现?
3)你最讨厌我工作中哪一点表现?
4)你觉得要做好工作还需要哪些素质和技能?
5)在未来几年你觉得我还需要做哪些准备?
3. 职业测评
不管你之前也没有做过职业测评,我都建议你尝试做一次不同维度的职业测评。
市面上的职业测评工具非常多,例如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职业锚测试、盖洛普优势测试、DISC性格测试、 MBTI性格测试等等都可以参考和选择。
但效率最高的方式往往是找专业的职业测评顾问,而且不仅是找一个,而是找两到三个经验丰富的职业规划的咨询师,他们会推荐你做一些职业测试,然后围绕测试结果给你解读分析。
通过顾问和测试给到的结果,找到并区分好你擅长的、你热爱的和社会需要的三个方向,并出现重合区域,基本上就是你的职场甜蜜区,也就是所谓的优势方向了。
有时候,找到适合自己的事情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天资聪颖,也有很多人生来就是大器晚成,但并不代表他早年的经历和摸索就是一事无成,
不妨给自己一点信心和耐心,等待自己的花期。
写在最后
我特别喜欢梁宁老师的这句话:
世上最悲催的事,就是你在做一个十足勤奋的人,但你所附着的经济体正在下沉。
有时候,一场面试的失败并不能代表什么,但值得我们去深思其中隐藏的某些变化,不管是外部的环境变化,还是自我的判断失误,很多事情的结局往往是众多事物累计叠加的结果。
作为职场人,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周旋在各种工作之中,更需要发现身边的小趋势, 因为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小趋势,往往最后就变成了颠覆行业的大变量。
就像虽然结局我们无法躲避,但最起码我们可以尽可能去控制和避免一些不好的过程,让自己尽可能地去承担更少的人生成本。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时代食品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