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北端,伫立着一座古朴、静谧的建筑,青、白色的砖墙自带安静、温和的“氛围感”,就算只是站在门外,空气中的喧哗也会戛然而止,时间也仿佛慢了下来。抬头仰望,启功先生题写的“涵芬楼书店”五个字正在闪耀着岁月的金光。
不同于一般书店,涵芬楼的学术性、专业性氛围更为浓重,书店在艺术、哲学、历史、文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的工具书、专业性研究书刊众多,且具有清晰的分类。近几年,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藏书楼”已褪去曾经的“藏书”的功能,取而代之的是对学术服务、文艺研究等领域更为全面的业务拓展。
(资料图片)
伫立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北端的涵芬楼书店。新京报记者 于桂桂 摄
经历百年沧桑的“藏书楼”
北京市东城区拥有众多的知名书店,其中不乏新兴的小众艺术书馆、百年老店,如果在北京东四设置骑行路线,从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店到紫金城市书院再到商务印书馆涵芬楼最后到山海四合,全程3.7公里,骑行需要19分钟,这一段路可以打卡四种不同风格的书店,领略四种人文风景。
这段路也成为小红书最热门的逛书店骑行路线。在这4家书店中,关于涵芬楼的打卡笔记最为特殊,其中有许多特立独行的标签,让人不得不对这座古老的“藏书楼”产生好奇。
不同于其他三家书店的文创周边和书籍清单,涵芬楼古朴的建筑和浓重的学术氛围成为网友打卡的重点,在众多笔记中,“专业”“工具书”“学术”“讲座”“闹中取静”成为打卡的高频标签,同时涵芬楼因独特的历史印记成为读者收藏量最高的书店之一。
涵芬楼于1904年创立,彼时为商务印书馆的藏书楼,由商务印书馆创办、以收藏珍本善本和地方志为特色。1926年涵芬楼改为东方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由于藏书量大、种类齐全,被称为“东方第一图书馆”。但是在战乱中,涵芬楼内多数的珍贵藏书被日军的炮火所烧毁。
一·二八事变时,东方图书馆已拥有40多万册的藏书,据相关资料记载,东方图书馆在鼎盛时期曾经为亚洲最大的藏书室。而这些珍贵的藏书大部分在日军炮火下被烧毁、流失。涵芬楼经历了一系列历史变迁,由于藏书的丢失,失去了藏书的价值、历史意义,而商务印书馆历史延续的学术用书、服务等相关专业性却被完好地保留下来。
经历磨难的洗礼,覆满历史的灰尘,也孕育了涵芬楼文化的厚重感。2003年,涵芬楼以现代书店的形式重新开张,启功先生亲笔提名了店名牌匾。时至今日,涵芬楼书店已成为北京具有特色的书店之一。除去游走在王府井大街无意中入店的游客外,慕名而来、寻求专业书籍的读者数不胜数。在一楼某一隅角落,有随意而坐的读者借阅书籍,在深度阅读期间,不断有读者拿出笔记进行摘录。这些读者里面,多是不同行业的专业人士,进店寻求相关专业资料。
书店外面,是繁华的王府井大街,来往车辆行人行色匆匆,与店内安静的读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涵芬楼内的读者多为周边居民和慕名而来的人,怀揣着某种阅读目的,在找到合适的角落后,便沉浸在阅读的海洋中。也正是因此,即使在旅游旺季人流增加,也从未改变过它的节奏。
书架上的“阅读清单”
涵芬楼分为一楼、二楼及地下,总面积超过1800平方米。一楼和地下集中展示销售各类人文社科、学术类等专业性书籍和各类工具书,涵盖语言、文学、艺术、哲学、经济学等学科,其中30%为商务印书馆的本版书,70%为其他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涵芬楼书店一隅。新京报记者 于桂桂 摄
在涵芬楼一楼陈列的书籍中,有不少茶叶流通全球化的小众商务用书。在与一位读者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其对茶艺、茶叶商业流通有研究且有资深的从业经验,聊到兴起时,他推荐了商务印书馆独家出版的《生津解渴》,他说这本书对中国茶叶全球化的历史有着清晰的记载和深刻的见解,在中国茶叶商业历史流通节点,均注明了详细数据、解读。他也提到,涵芬楼作为商务印书馆旗下的书店,在书籍选择和分类摆放上具有专业性,想找商业与历史相结合的书籍并不是什么难事。
商务用书在摆放时,会从左至右、从上至下按照书籍理解的难易程度进行精心排序,从深入浅出到艰辛晦涩。而学术工具书也有一套摆放规则。正如读者所说,如果带着购书目的来到涵芬楼,在挑选过程中不会费力,因为书架就是读者的“阅读清单”。
学术服务、流动市集“兼容”
沿着楼梯走上二楼,就来到了商务印书馆历史陈列馆和涵芬楼艺术馆。艺术馆时常会策划举办书画展等艺术展览。
商务印书馆历史陈列馆。新京报记者 于桂桂 摄
就在今年3月初,涵芬楼推出了“涵芬楼国学系列讲座”,其中国学系列讲座邀请了商务印书馆高层、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北京四中特级教师等资深行业人士,对《顾炎武文》《史记》《礼记》等国学经典著作进行了深度讲解。与首场讲座同步亮相的,还有历时6年,倾注了主编、顾问和上百位编注者心血的“学生国学丛书新编”全编60种。
一直以来,涵芬楼的学术属性都吸引着众多学术圈人士在此汇集,而这里就成了一个资源集合地,各行各业的学术资源在此交汇,通过分享、沟通迸发新的思想火花。而涵芬楼书店副总经理明磊在为这些学术交流、文艺讲座及沙龙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不同圈层的属性和其对书籍需求的了解。
从书籍到讲座,从展览到论坛,涵芬楼在传统文化的传播、学术成果发布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持续吸引着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圈层也继续扩大。
为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涵芬楼,读到合适的书籍,通过书籍的力量让内心更充实、宁静,最近两年涵芬楼开拓了流动市集业务。在今年的北京书市,涵芬楼就为读者带来了精品好书、文创产品以及“世界读书日”相关主题活动。
今年5月,杭州将举办图书相关市集,届时将为涵芬楼提供36平方米的展示场地,除了精心挑选的书籍,涵芬楼还将带去精致的涵芬文创产品。明磊希望能够借此机会让杭州的读者进一步了解涵芬楼。
店内“开花”店外亦“香”
不断累计的学术声望回报给涵芬楼稳定的收入。各行各业的学术人士对于涵芬楼的专业书籍、艺术馆、学术讲座越来越有着刚性的需求,对于他们来说涵芬楼不仅是服务提供者,也是资源平台和参与者。
明磊和团队会针对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寻求专业、资深的业内人士列出好书籍清单并进行批量采购,同时布局符合学术圈层调性的展览和讲座。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百年来商务印书馆对于学术服务的延续,另一方面也有对于涵芬楼书店营收业绩的考虑。
随着电商冲击,实体书店的营收逐年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如何保证营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书店外”场景的营收拓展迫在眉睫。近几年,书店内全体员工同心协力,积极探索新业务、新板块,向线上延伸,向店外拓展。
涵芬楼书店负责运营天猫、京东、当当网等多个平台的商务印书馆官方旗舰店,同时在有赞、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招兵买马,铺设新媒体矩阵。截至目前,线上的书籍零售营收已超过到店零售,在小红书、豆瓣读书等社交平台,有各种关于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专业工具书单和新书推荐的内容。2021年、2022年处于防疫的特殊时期,但2021年涵芬楼业绩达到历史营收最高点,次年涵芬楼的营收业绩同样达到预期。
明磊扎根涵芬楼多年,在他的个人读书清单中,多为历史性书籍,明磊认为在历史的循环中可以看到人类命运重复的境遇,可以让人更为深刻地反思当下的处境。他希望读书能让年轻人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下沉静下来,进入深层次阅读,构建自己的阅读体系,就像涵芬楼,矗立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上,始终保持着一份独有的平和与安静,在息壤的人流中谱写着岁月华章。
新京报记者 于桂桂
编辑 王琳
校对 柳宝庆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时代食品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